灵魂不灭厚葬古代的主流丧葬观也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物

2022-08-29 09:20:40人阅读老吴公墓

厚葬的观念在中国丧葬文化中一直占绝对支配的地位,是古代中国的主流丧葬观。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民国,厚葬之风绵延不断,其间,经历了商周、秦汉、唐宋和明清四大高潮。之所以厚葬观在古代中国占绝对优势,主导中国古代的丧葬民俗,它与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政治和经济制度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首先,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一直支配着古人的心灵。“灵魂不灭”观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能祸福子孙后代,干预世事。在这种观念支配16下,古人为了寻求死去祖先和亲人的保佑,于是十分重视死去祖先和亲人的丧葬,顶礼膜拜,竭尽全力供奉先人的灵魂和尸骨。早在新石器时代,为照顾先人阴间的衣食住行,就开始随葬大量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到了夏商周,“灵魂不灭”观念盛行不衰,为了事奉神鬼,除了随葬精美丰厚的随葬品外,更是追求高大的墓室,甚至大量使用奴隶殉葬。他们相信人有灵魂,死后还要到另一个世界生活,所以要为他们送去一大批生前供差遣的佣人,掀起了我国厚葬的第一个高潮。到了秦汉时期,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又有进一步的发展,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活,所以从上到下,崇尚厚葬。秦汉帝王的厚葬现象就十分突出。

据文献记载,始皇陵高50丈(约115米),方圆5里之大;汉武帝茂陵不仅规模宏大,且建筑豪华,随葬珍品之丰富也十分惊人。除帝陵外,皇室贵族和小地主之墓也奢侈无度,从长沙马王堆、满城汉墓等可见一斑。唐宋时期,人们笃信灵魂不灭、鬼神存在,厚葬之风增而不减。唐太宗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面积达2公顷,其壮观为历代帝陵所无法比拟。陵园中建有房舍游殿,供唐太宗灵魂游乐之用。唐代其他帝陵也十分宏大奢侈。在帝陵豪奢之风影响下,全国上下厚葬之风勃起,大有超越秦汉之势。宋代亦盛行厚葬,甚至厚葬之俗,较唐以前尤盛。明清时期,除了上层以外,民间厚葬之风已很普及,这也说明了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仍然顽强地占据着人们的心灵。

其次,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儒家倡导的“孝道观念”一直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厚葬观念。儒家强调“事死如生、17事亡如存”和“慎终迫远”。先秦儒家把“孝道”视为丧葬观的基本内核,以为厚葬才是尽孝,才符合礼。《荀子·礼论》曰:“使生死如终若一,一足已为人愿,是先王之道。“

忠臣孝子之报也”;“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故葬理,敬藏其形也。祭祀,饰终也”。先秦儒家倡导的“孝道”、“厚葬”魂对以后数千年的中国丧葬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时期,处儒家的孝道观念风靡上下,深入人心,从而对当时的丧葬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厚葬之风愈演愈烈,世人“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称以为孝”(《盐铁论散不足》)。唐宋元明清时期,儒家的孝道观念日趋政治化,皆以“孝”治天下,在丧葬中奉行先秦以来“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孝道观,把丧葬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宋人李觏说:“死者人之终也,不可以不厚也,于是为之衣衾棺椁,衰麻哭踊,以奉死丧”。程颐也认为丧葬为“礼之大者”。正因为这一时期把丧葬厚薄视为孝与不孝的重要标志,所以上层和民间都盛行厚葬之风,以博得“孝”的美名。第三,各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对厚葬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丧葬的对象是死人,但丧葬活动的主体是现实中的活人。丧葬观念事实上就是现实中活人的世界观的一种反映。因此,现实中的活人的丧葬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周礼在丧葬上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和士三鼎二簋。与其说这是对死者的倒不如说是对活人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统治的政治秩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各国的诸侯、大夫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强大和富有,竟相经营陵墓。在丧葬上,18普遍逾礼。在丧葬礼器上(尤其在用鼎制度上),突破了周礼的规定,甚至平民墓中使用礼器也已十分普及;在用椁上,也突破了周礼的规定:天子棺四重,诸侯、大夫、士依此类减;天子柏椁、君(诸侯)松椁、士杂木椁。甚至本来规定平民不可以用木椁,到这时候一些富裕起来的平民也凭借自己的经济力量竞用木椁了。在丧葬上普遍愈礼的结果是厚葬之风盛行。

秦汉以来的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大兴土木,竭天下之财力,营建自己的陵园墓地。宏伟的建筑、坚固的地宫、豪华的随葬品、繁缛的帝陵礼制等,除了他们信奉灵魂不死,使死后仍能享受人间的欢乐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推崇皇权和维护等级制度,宣传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所以厚葬实际上也成为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上行下效,历代皇室贵族、中小官僚、一般地主和富商巨贾,甚至一般的庶民百姓,也竞相效仿。

中国古代以科举形式取仕,科举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儒家的“孝”和“礼”,按《孝经》以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秦汉以来历朝皇帝皆号称以孝治天下。在统治者看来,孝道是人伦之本,是德教的基础,甚至抬到了“天道”的高度。所以,为官取仕前提之一必须有“孝”德。故汉代有“举孝廉”。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强调把“孝”作为科举取仕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历朝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重视培养自己的“孝”德。“孝莫重于丧”所以许多人为了博得“孝”的美名,在父母死去时,在丧葬上竭尽全力,厚葬祖先亲人,并按封建礼教的规定,穿孝服,不仕,不近女色,含辛茹苦地度过三年居丧生活。

In addition, heavy buri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oductivity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very funeral climax in history is based on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social wealth. This was true in Shang, Zhou, Qin, Han, Tang, So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contrary, during the turbulent periods in history, such as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society was unstable, the imperial power was weak, the social economy was depressed, and the people did not want to live in chaos. In this case,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there is not enough wealth to be burie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afraid to bury graves stolen.

In short, mass burial is the mainstream concept of funeral in ancient China. Its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ersistenc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ancient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ethics, politics and economy.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s://www.randensi.com/randeng/wenhua/2019-09-03/197.html
感谢您浏览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