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殡葬博古:敬鬼神而远之的周人从神本走向人本

2022-08-29 09:18:55人阅读老吴公墓
敬鬼神而远之的周人:从神本走向人本

西周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思想意识形态中,一方面周人承袭了殷商崇尚鬼神的观念,也把鬼神崇拜当作国家头等大事。《左传》记载,成公十三年王室刘子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其迷信与崇拜鬼神的程度比殷商要轻得多,其原因跟周人克殷直接有关。到了周代,由于人们对商人代夏、周人克商的不可否认的史实的认识,以及对人的作用日趋重视等因素的影响,“天命神权”的宗教迷信逐渐不攻自破,人们对鬼神的态度自然不会像殷商那样崇拜至极。另一方面,在“尊神”中纳入了“尊人”,主张“以德配之”的思想开始崛起。在思想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已不再是殷商的“神”而是“礼”。故孔子在《礼记·表记》中曰:“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八周代“因于殷礼”,在“郁郁乎文哉”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周礼,把礼和礼制推进到鼎盛时期。

周礼的内容包括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亲亲”——就是亲其所亲,反映了那个社会的血缘关系;

二是“尊尊”——就是尊其所尊,反映了那个社会的政治关系。这其中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周礼的目的在于规范各个阶层的统治者以及最底层的被奴役的人民各自的本分和职责,不得有所逾越。周礼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土地上的井田制、政治上的分封制、继承上的血缘宗法制、意识形态上的礼制等。

周人这种敬鬼神而远之、重民轻天和尊礼的观念自然充分反映在其丧葬观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格区分“邦墓”和“公墓”。周礼规定墓葬要严格地分为“邦墓”和“公墓”。前者为“万民”或“国民”、“国人”也即自由民墓地,同一墓区的墓主人生前存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或家族的联系,表明生时聚族而居,死后合族而葬。陕西宝鸡斗鸡台、长安的泮西张家坡等墓即可是;后者只有王室、国君等贵族才能入葬,而处于显要地位的必是族长或家长的大墓,河南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北京房山黄土坡燕国墓地即是。人

二是与商代相比,随葬的青铜器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虽然周初丧葬习俗仍无法摆脱商人尚鬼的习俗,厚葬之风依然非常浓厚,但到西周穆王时,这种厚葬之风明显出现减弱的趋势,代之以铜器组合来代表死者身份的尊卑。三是殉祭的奴隶呈明显减少趋势。西周中期以后,人殉的现象几乎完全消失,这表明周人已逐渐脱离尚鬼的本质,开始从神本走向人本。

四是与礼制相适应的“列鼎”制度开始形成,并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所谓“列鼎”是指在同一墓葬中随葬一组形制相同、纹饰一致、大小依此递减的鼎的组合。考古学证实,列鼎数目确因墓主人身份的高低而有严格的规定,与列鼎相配的盘、簋、壶等礼器都有严格的配置数目。鼎为奇数,分为九、七、五、三、一个等五个等级,簋为偶数,分为八、六、四、二个等四个等级。其组合规律,一般是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等。一般是王(或诸侯)为九鼎八簋,依此类推。这一切都说明西周贵族内部的12。

王、诸侯、公卿大夫、士等都各有一套合乎自己身份地位的森严的礼和礼制,如超越规定,即为违礼或叫“僭越”。五是周礼对敛尸用棺椁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据考古发掘,有些大、中型墓葬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文献记载大致可信。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由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就中国文化而言,殷商时期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氛围,“殷人尊,率民以事神”。到了周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对神灵无条件的绝对的依赖和崇拜开始转化为有条件的相对崇拜,在周人的丧葬观上自然也充分体现了敬鬼神而远之、重民轻天的思想意识。这种丧葬观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对后世的丧葬观,尤其是儒家的丧葬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s://www.randensi.com/randeng/wenhua/2019-09-03/195.html
感谢您浏览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